- 日 报
- 晨 报
- 微 博



- 朝阳日报
- 晨 报
- 微 博



本报记者 王甲卓
凌源市三十家子镇是“现代花木兰”郭俊卿的故乡,坐落在这里的三十家子中心小学围绕“红色文化点燃梦想,根植教育奠基人生”的办学理念,走出了一条特色红色教育新路,为学生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。
走进三十家子中心小学,围绕“红色文化”展开的各种特色活动令人耳目一新。教学楼走廊两侧,挂满了学生们以爱国为主题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;下午大课间,学生们集合到操场,敲起令人振奋的黄河腰鼓;陈列室里,摆满了学生们以爱家乡为主题制作的小发明;阅览室里,红色书籍摆满书柜,方便学生随时借阅;家长日,学生们表演的感恩小品,让家长们感动又欣慰。
校长岳廷君介绍:“学校开展红色教育不是孤立的开展,而是以红色文化为中心,从文化育人、活动育人、管理育人、课程育人、协同育人、实践育人6个方面开展活动,我们通过形式多样、喜闻乐见的活动,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,把践行红色文化、传承革命优秀传统作为增强爱国热情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,把红色因子深深根植到学生们的心中。”
为开展好红色教育,三十家子中心小学的教师们费了很多心思。他们将红色文化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,其中以“农耕”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,让学生体验农民的辛苦,理解父母的艰辛。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近距离了解红色历史,教师们制作了12个红色基地微景观,比如中共一大会址、嘉兴南湖的游船、南昌城、人民大会堂等,教育学生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常规工作相结合,把践行革命红色文化融于课堂,融于日常学习生活。创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文化;举办各种各样的红色社团活动;开设了“红色之声”校园广播站;建立了一系列师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制度和评价体系;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;组织学生进行红色书籍阅读、红色舞蹈汇演、红色升旗仪式、红色征文比赛,真正做到了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。